北京城的营缮工程在明代主要有两次。一次是永乐年间。明成祖朱棣通过“靖难之役”夺取帝位后,于永乐元年(1403年)将自己的原封地北平升为北京,意欲迁都于此。永乐四年(1406年)下诏,宣布于次年开始营建北京。由于大规模建筑准备不易,特别是由于对北方蒙古贵族残余势力连年作战,营缮工程到永乐十五年(1417年)才全面展开,于十八年(1420年)基本完工。据《明成祖实录》载:“营建北京,凡庙社、郊祀、坛场、宫殿、门阙,规制悉如南京,而高敞壮丽过之。”[1]永乐年间对北京的营建是中国历史上都城建设继往开来的一次,它奠定并深深影响了此后北京城的基本面貌。另一次是明中叶嘉靖年间的增建和重修,主要是增建外城及重修三大殿等建筑。
明代北京城分为外城、内城、皇城和紫禁城四重,占地面积60.20平方公里。明朝灭亡后,清朝继续以北京为都,亦有一些重修和增建。明清北京城是中国现存最大、最完整的古建筑群。
外城:砖筑,呈长方形,修筑于嘉靖三十二年(1553年)。此前北方蒙古骑兵数度南下,甚至迫近京师,为加强京师城防,故增筑外城墙以卫内城。外城只筑了城南部分,便因财力所困停止了,使得北京的外城与内城在外观上呈“凸”字形。外城东西长7950米,南北长3100米。南面三座门,从东到西依次为左安门、永定门、右安门;东面一座广渠门;西面一座广安门;北面两座门,东北角门曰东便门,西北角门曰西便门;北面中部通过内城南面三座城门与内城相通。天坛、先农坛等建筑被围在外城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