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率上一爻皆是师保之任,足以当此爻也。
若要不学佛,须是见得他小,便自然不学。
文中子本是一隐君子,世人往往得其议论,附会成书。其间极有格言,荀、杨道不到处。又有一件事,半截好,半截不好。如魏徵问:“圣人有忧乎·”曰:“天下皆忧,吾独得不忧·”问疑,曰:“天下皆疑,吾独得不疑·”徵退,谓董常曰:“乐天知命吾何忧?穷理尽性吾何疑·”此言极好。下半截却云:“徵所问者迹也,吾告汝者心也,心迹之判久矣。”便乱道。
文中子言:“封禅之费,非古也,其秦、汉之侈心乎!”此言极好。古者封禅,非谓夸治平,乃依本分祭天地,后世便把来做一件矜夸底事。如《周颂》告成功,乃是陈先王功德,非谓夸自己功德。
文中子续经甚谬,恐无此。如续《书》始于汉,自汉已来制诏,又何足记?续《诗》之备六代,如晋、宋、后魏、北齐、后周、隋之诗,又何足采?
韩退之言“孟子醇乎醇”,此言极好,非见得孟子意,亦道不到。其言“荀、杨大醇小疵”,则非也。荀子极偏驳,只一句“性恶”,大本已失。杨子虽少过,然已自不识性,更说甚道?
韩退之言“博爱之谓仁,行而宜之之谓义,由是而之焉之谓道,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”,此言却好。只云“仁与义为定名,道与德为虚位”,便乱说。只如《原道》一篇极好。退之每有一两处,直是搏得亲切,直似知道,然却只是博也。